
作者:把帆扬起正规专业配资公司
来源:多耳妈妈成长记
每天去幼儿园接二宝时,我都尽可能早到。
这与我前两年接大宝的状态完全不同。
大宝幼儿园的三年,我几乎都是排在队伍的最后。
哪怕偶尔早到了,看到她就急忙招手。可她压制着兴奋,很少表现出开心。不管我是第一个接她,还是最后一个,她几乎没太大的情绪浮动。
如此,我也懒得提前去排队。
接二宝的状态却完全不同。
他只要一看到我,就满脸堆笑,并立刻给我展示他得的贴纸,甚至在队伍里蹦跳了起来。
老师一喊他的名字,就一个健步飞到我怀里说:“妈妈,我好想你,你能抱抱我吗?”
展开剩余76%于是,我就把他从教室门口,一直抱了出去。
昨天在接娃的路上,我就在想为什么我接两个孩子的状态完全不同呢?
大宝是排在队伍的最后,保证接她不迟到就行。
二宝却要冲刺到最前面,希望能第一个接他。
为此,我得出的结论是:
人的心,总是更倾向于回报那些让它感到愉悦和轻松的情感。
正如嘴甜的孩子,能给父母提供极高的情绪价值,这促使父母表现出更多的偏爱的原因。
由此,我也想到与两个孩子相处的一些瞬间。
大宝特别担心我会问她最爱爸爸还是妈妈?
事实上,我很少会问这种愚蠢的事情。
但生活并不缺愚蠢的人,总有人会问她这个问题。
她就陷入纠结,担心说最爱爸爸,妈妈会生气;说最爱妈妈,爸爸又不高兴呢!
这个问题能把她的眼泪逼出来,但也不会有一个具体的答案。
从她会说话起,就拥有了这份理性。哪怕我跟她爸玩着打闹,让她来帮我,她也会袖手旁观,谁也不能帮。
但二宝却不同。
他在任何时候都坚定地说爱妈妈,我跟他爸玩着打闹时,他都“气势汹汹”地说:“妈妈,我来帮你!”
他经常把“妈妈,我爱你”挂在嘴边,给的情绪价值是很足的。
毫不避讳地说,这种情绪价值就是能带给人愉悦,让人不由得想抱他亲他,更偏向他。
长此以往,“偏心”就顺理成章地出现。
甚至一些父母并不觉得自己偏心,因为一个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,更会说一些讨父母开心的话。但另一个孩子呢,可能因执拗,还惹父母生气。
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,为什么会经常看到,一些孩子只要说几句漂亮话,就足以让父母开心,并觉得幸福。
但另一些孩子呢,孝顺父母的事是她做的,钱是她花的,可父母却并不领情,还动动就找茬。
事实上,父母的偏心,是可管理的。
人是不是情绪化动物,大脑赋予我们理智。
意识到这个问题,我在面对两个孩子时,就会更依赖于规矩和原则,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拍板做决定。
面对大宝的性格,她是很少跟父母讨价还价的,如果她想要一个东西,一旦被拒绝,她基本就不会再提了。
那对她的要求,我就会慎重考虑,如果这个东西可以给她买,就直接同意,如果不行,就是拒绝。
不会让她有一个情绪上的反复拉扯。
同时,她不擅长表达情感,那我就会更多地向她去表达爱,会主动抱她,跟她说一些贴心的话,以此帮她建立稳定的安全感。
至于二宝,他比较灵活,也极少有情绪内耗。
那也将他放在原则之下,一个东西若不能买,不管如果爱妈妈,都是不能买的。
若实在要买,我的建议就是,直接告诉大宝,弟弟/妹妹现在想要一个玩具,你们俩可以选择一个共玩的玩具,但前提是你们俩先达成一致协议再来找我。
这样的方法会让两个孩子变成利益共同体,感情也会更进一步。
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·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
“爱不是一个感觉,而是一个选择和行动。”
既然我们选择了孩子,就要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。而不是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,又嫌弃孩子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。
如有侵权正规专业配资公司,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河北省